夫妻财产协议什么时候需要公证
来源:道华婚姻家事律师团
2024-02-01
随着人们财富的累积,离婚案件中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内容占了绝大多数。如果夫妻感情不稳定,但双方还能协商一致,那么签订一份婚内财产协议,可以避免80%以上的离婚风险。但很多人不清楚婚内财产协议什么时候才需要进行公证,不公证协议时候无效,下面道华婚姻家事律师针对夫妻财产协议公证问题为大家进行解答。
夫妻财产协议一定要进行公证吗?
很多人认为,婚内财产协议需要公证,否则婚内财产协议就不能成立或不生效,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。 目前通常认为:只要是夫妻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,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、法规的规定,不违背公序良俗,那么满足协议的生效条件后,该夫妻财产协议就有效。
夫妻财产协议什么时候需要公证?
1、夫妻双方约定财产为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,需要明确产权归属,以避免产权纠纷。
2、夫妻一方将个人房产约定为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,需要办理房产过户登记手续,以避免赠与方随时撤销赠与。
3、夫妻双方协商一致将财产送给孩子,需要明确赠与行为,并办理公证手续,以确保赠与协议的法律效力。
公证并非婚内财产协议生效的必经程序,但公证可以尽量排除掉协议无效的一些情形,因此经过公证的协议将更具公信力。同时,在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时,建议由专业的律师帮助起草并前往公证处办理协议公证手续,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纠纷。
以上解答,希望对你有帮助,如有疑问,欢迎随时咨询我们。
更多推荐:
-
丈夫打赏主播的钱妻子可以要回来吗
2024-04-11 -
分居不离婚,共同财产怎么算
2023-03-30 -
离婚后对方不配合卖房怎么办
2022-12-12 -
夫妻离婚时,哪些属于共同财产
2023-04-04